有时父母在面对淘气的孩子会说,如果你再不听话,爸爸妈妈就不要你了。有时还会丢下孩子假装走了,当然是走出一段距离再观察孩子(不过真有心大的真走了的)。这种遗弃威胁对孩子杀伤力很大,尤其是在幼年的时候。

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Attachment Theory)认为幼儿早期情感和身体上和看护人的纽带关系对成长至关重要。如果纽带连接强,孩子有安全依附,他们就会对探索世界感到安全。他们会知道任何时候,他们都能回到一个安全的基地(safe base)。如果纽带连接弱,孩子没有安全依附,他们会害怕离开去探索看起来吓人的世界,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安全返回。

有安全依附感的人常常被证明值得信任、容易相处,因而有更成功的人生。而没有安全依附感的人倾向于不信任他人,缺乏社交能力,在构建人际关系方面会存在问题。不安全依附有三种类型,焦虑矛盾型,焦虑回避型和焦虑紊乱型。

史密斯一家的例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理论,我们以史密斯家的情况来举例。

史密斯夫妇有4个孩子,Luka、Ann、Joe和Amy。史密斯夫妇是慈爱的父母,他们拥抱孩子,和孩子眼神交流,语言温和,并且总是陪伴和支持孩子。但不幸的是,史密斯先生病重去世,史密斯太太的生活突然变得非常艰难。她不得不整天工作,还要照顾好孩子。

Luka 6岁,他的大脑大体已经发育,他的性格相对定型,对世界有了自己的看法。新的状况并没有影响他很多。他知道他还有自己的妈妈——他的安全天堂。他感觉到安全依附。后来他成长为值得信赖和乐观的年轻人。他的自我形象认知是正面的。

Ann 3岁,因为在新的境遇下缺乏关注而产生问题。对Ann来说,她妈妈的行为有点不可预测。她对和妈妈的关系产生焦虑,所以也更粘着妈妈。为了获取妈妈的注意,她会尖叫或变得更情绪化。当她妈妈最后给她预期的回应,孩子自己会有些矛盾,不能显露她真实的感受。长大后,其他人会认为Ann有点不可捉摸和情绪化。她的自我形象认知不太正面。她的依附类型属于焦虑矛盾型。

2岁的Joe被托付给舅舅抚养。舅舅非常爱他,但倾向于严格教育。如果Joe闹情绪或者大声说话,舅舅会发怒,有时还会惩罚他。这吓着了Joe。他学会了为了避免恐惧不展示真实的感受。当他长大成人,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会碰到问题。他的自我形象认知是负面的。他的依附类型属于焦虑回避型。

Amy只有1岁大,被送到托育机构。然而机构工作人员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经常超负荷工作,还时而有虐待情况发生。Amy在每个她寻求安全依附的对象那里都感到很焦虑。这让她关于爱和安全的概念发生紊乱。她经历恐惧而没有疏解,长大后,她试图避免所有社交场景,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她的自我形象认知非常负面。她的依附类型是焦虑紊乱型。

依附类型评估

依附类型在我们出生的第一年就逐渐成型。那时候,我们太小以至于不能很好沟通自己的焦虑,常常经历着高度的压力。于是我们的肾上腺组织(位于肾脏上部的组织)就会产生压力激素: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我们变得很警觉。如果频繁发生,就是有害压力,因为它会影响大脑的发育,让免疫系统变弱。在胚胎期或幼儿阶段,有害压力甚至会改变我们基因的表达,可能在几十年后影响我们的健康。

通过模拟陌生场景,我们在孩子1岁的时候,就可以评估依附类型。我们让孩子在房间里和妈妈在一起玩几分钟。然后,孩子被独自留在房间。关键点是妈妈又回来时孩子的反应。安全依附的孩子通常可以和妈妈拥抱,然后安静下来,最终回到游戏中。不安全依附的孩子会矛盾和回避,一些孩子会不停哭而无法再继续玩。

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显示了早年依附类型的影响:在3岁的时候,预测高中毕业率,准确率达到77%。另外在哈佛本科生中的一个研究,他们被调查和父母关系的亲密度,35年后再调查他们的健康状况。91%的曾经说过和他们妈妈关系破裂的,都被诊断出一些健康问题,包括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或酗酒。表示关系良好的,健康问题比例只有45%。

安全依附从小建立

幼年早期是一系列行为的起点。当一个孩子在2岁的时候感到健康的安全依附,他就能在幼儿园交到朋友。那么他们对世界的观念通过每一次交互得到印证和强化,他们就会发展出乐观的思维。自然而然地,他们日后的求学和工作中,更可能会有良好的关系。而高度不安全依附的孩子,就会错过这样地发展路径。

依附理论的先驱心理学家John Bowlby曾经说过,和自己母亲沟通不了,也无法自我沟通。也就是说,没有安全依附的人,也许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