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台湾陆陆续续的出现以前没见过的选手改造工厂,有的针对打者,有的针对投手。科学棒球营、网路棒球数据达人、棒球youtuber、棒球体能训练师等等,在十年前几乎看不到这些。以前小孩子要打棒球或提高球技,只能加入校队或假日的社区棒球玩玩。而从小加入传统棒球校队,少棒阶段到青少、青棒、成棒、职棒的球员,通常只能透过自身球队的教练学习成长进步。但现今愈来愈多球员愿意自己花钱去球队外的训练机构做训练。而这个现象不只出现在台湾,日韩也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新科技和新数据进入棒球,创造新观念、新训练方式等等。传统棒球教练慢慢被淘汰,而留下来的是愿意改变旧观念,拥抱科学理论有效数据的教练。这是为什么呢?这就要从美国的「魔球革命」开始说起了。

「魔球革命」是发生在 20 世纪末期、21 世纪初期的浪潮,主要精神在于运用实证和数据的剖析,改变大家评价球员、球团运筹帷幄的方式。魔球革命经过畅销书《魔球》(Moneyball)的推波助澜后,变成家喻户晓的事件。不过魔球革命才发生不到 20 年的时间,美国职棒球界又有另一股创新发展的浪潮正悄悄席捲大联盟各球团,其潜在效应和影响可能不亚于魔球当年的冲击,因此有专家将这波新的进步浪潮称之为「第二波魔球革命」。而第二波魔球革命所改变的领域不再是数据研究,而是「球员养成与发展」(player development)。

过去球队在球员养成与发展领域的作法,大多仰赖教练以往打球的经验与所见所闻,几乎鲜少使用科学化的方式思考如何让球员的技术进步。不过来到近 20 年,随著录影技术的普及、棒球追踪技术的提升、硬体设施的进化,各球队能从球员身上採集到的技术性数据和资料愈来愈多。例如投手投球的球速、摆臂的角度、跨步的距离、投球的转速,打者的击球初速、击球仰角、挥棒轨迹,防守球员的跑动、反应时间、接杀几率等等,这些新的大量资料让球队能够以客观且科学的手段通透了解选手的生理机制、技术强度,并能因此做出更好的技术建议。

当球团能透过科学化手段提升选手的技术,得到的结果就是,原本被球探推估几乎没有大联盟潜力、或是发展上遇到瓶颈的球员,纷纷突破困境,打出令人意外的优异成绩,造就许多无名的棒球英雄。举例来说,由总管Jeff Luhnow为首的太空人经营团队,过去 5 年来就改写许多球员的生涯。像是Charlie Morton、Collin McHugh、Gerrit Cole、Justin Verlander等球员,就都有受惠于太空人强大的数据和创新发展团队;红袜强打J.D. Martinez 也因为私人教练给予的科学化技术指导,使得打击成绩大跃进。

事实上,第二波魔球革命的起源,跟第一波魔球革命一样,都来自于民间。Driveline Baseball是美国一家独立运作的球员养成研究机构,由前高中棒球队教练Kyle Bobby创办。这个机构的成立就是希望能运用科技、资料、数据,直接而有感地帮助球员设计定制化的训练课程、技术改进目标,促使球员精进能力与场上成绩。Bobby一直以来的信念就是,数据跟资料能使棒球员的每一个技术环节都进一步提升、改进。

另一个理念跟运作方式类Driveline Baseball的机构,是Craig Wallenbrock的棒球训练中心。Wallenbrock的专长在于调整打者的挥棒机制,提升打者的打击技术和成绩。他的得意门生就包含J.D. Martinez和水手主炮Mitch Haniger。这些受惠于Wallenbrock棒球训练中心的打者都认为,他们之所以能够有所进步,不只因为Wallenbrock的训练机构有好的技术资料采集,更重要的是训练机构的专业人员会依据每个球员不同的先天条件、打击特性,定制化改善目标和训练课程。

当这些训练机构调教出来的球员获得巨大成功,好的口碑自然会传千里。近年大联盟球团眼见现行劳资协议让传统「花钱投资球员提高战绩」的模式愈来愈难实行,干脆把部分的钱转移到没有任何花费限制的「球员养成与发展」上,企图在这个领域夺得先机,以创新的方式创造较佳的成果和效益。而他们最先找到的顾问人才,或是挖角的对象,就是从像Driveline Baseball或是Wallenbrock训练中心出身的专业人员。这样的趋势,也打破了以前大联盟球队养成大多由前球员、传统棒球人所把持的情况。

此外,擅长教学和引导球员开发潜能的大学棒球教练,近年也有不少人受到大联盟球团的青睐,投身职业棒球教练界。这种现象都是在第二波魔球革命开启后,才比较多见。

跟第一波魔球革命一样,大联盟各队在采纳第二波魔球革命新趋势的速度各有不同。有的球队早已投入大量资源在建设追踪系统、提升分析团队阵容和球员发展的人才,像太空人、洋基、道奇、光芒等。而有些球队在球员养成和发展上的投资就相对较低,像白袜、大都会、金莺。

据运动网站《The Athletic》棒球专家Eno Sarris的评估,大联盟里投资球员养成与发展最多的球队,可能比那些投资最少的球队花超过10倍的资金和资源。由此可见,接下来几年,这样的落差应该很快会反映在实质战力和战绩上,投资较多的球队很有可能会佔显著的上风。

这几年我们看到太空人、洋基等球队,虽然因为近年战绩提升、已经有一阵子没有非常好的选秀签位。但他们还是能不断稳定培养出大批优质的年轻小联盟球员,无论自用还是作为交易筹码都很有价值。让大联盟队伍能一直保持高度竞争力,而这样的优势正是提早投入第二波魔球革命浪潮所带给他们的好处。

随着愈来愈多大联盟球队因为投入球员养成与发展、高阶数据与资料分析团队、高科技硬体设备而获得巨大成功,愈来愈多球队也开始跟进,而且花钱毫不手软。过去 15 年,大联盟技术面的走向与发展几乎跟数据研究的进展脱不了干系,而接下来 10 年,大联盟的趋势脉动则将跟高科技追踪技术、球员养成与发展一起连动。

以上就是从2000年左右奥克兰运动家队开始的「魔球革命」、休斯顿太空人队的「第二波魔球革命」、到现今正在发生并影响全世界棒球的「球员发展革命」。这短短二十年对棒球界的影响实在太大了!!!现在各球团积极招揽以前不可能出现在球团里所谓的「棒球圈外人」如:心理学家、生物力学家、数据专家、赛伯计量学专家、运动科学家等等。而以前的那些棒球圈内人(传统棒球员生涯结束后转教练或球探),没改变传统观念的都被淘汰了。现在那批人从「棒球圈内人」变「棒球圈外人」。太空人在重整阶段把球探部门从十几人缩减到剩下一两人。因为那些球探太靠自身的肉眼、棒球经验和直觉,无法提供有效的选材资料。

现在大联盟各队的教练团成员,愈来愈反映出球队对非传统球员养成的重视。西雅图水手队球员发展部门主任麦凯就说:「在2018年,教练最需要具备的,不是打球经验,而是让人保有好奇心的成长心态。拥有成长心态,教练才会好好利用一切可用的资讯⋯⋯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球团面试教练的第一个问题都是:『你以前在哪里打球?』现在那个问题已经变成:『你的学习能力有多强?』」。

2019年的世界大赛结束后,金莺队的棒球事务部开出多达15个职缺,其中就有十个是跟球员发展有关的工作,而且几乎每一个职缺所列出的条件,都包含「成长心态」这一项。

《美国棒球》东尼葛温终身成就奖(Tony Gwynn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2018年得主、现落矶教练的华恩斯坦,在「成长心态」这个词出现之前,老早就在大力推广「成长心态」的概念,强调球员调适与精进能力的重要性。华恩斯坦曾说:「只要我们愿意帮球员,没有什么能力是练不成的。」华恩斯坦从1960年代起就在棒球界打滚,不管是雷达测速枪、加重球,还是超负荷与低负荷的球棒训练,他都是最早使用的那群人之一。这位被称作「棒球教父」的75岁长者,把「对未知的恐惧」当作争取竞争优势的契机。华恩斯坦说:「拥有最多资讯的人会成为赢家,资讯就是王道。」

当球员发展的改革浪潮刚起步时,拥有资讯的人是管理部门的分析师以及外部独立的训练师。但随着浪潮席卷整个职业棒坛,球员也都成为拥有资讯的人了。华斯斯特说:「我常常跟球员讲,我的任务就是淘汰掉我自己的工作,因为我要教会他们怎么精进自己、怎么使自己进步,自主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石英财经网(Quartz) 分析美国大学提供给教育部的年度数据,发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2008~2017),全美修习人数成长最快的大学主修科目是运动科学。在调查的10年间,其修习人数在所有科目中的佔比快速增长,涨幅达到百分之一百三十一。这群蜂拥投身运动科领域的学生认为,了解如何改进运动表现是时代的趋势,未来相关产业的市场势必会扩大成长。棒球即是一个经典案例:近年来,大联盟各队的运动科学和体能表现部门,还有外面的独立棒球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冒出。

坦帕湾光芒队将数据分析部门主任厄力克曼(Jonathan Erlichman)指派为大联盟史上所谓的「数据分析教练」(analytics coach)。厄力克曼人生中唯一跟打棒球有关的经验是在小时候打乐乐棒球,大学时他在普林斯顿主修数学,撰写的大四论文题目是《星系团的重力红移》;纵使具有看似不能离棒球更远的人生履历,但厄力克曼即将加入光芒总教练凯许(Kevin Cash)2019年的教练团,成为身穿球队制服的数据派人士。

进阶球员发展,也为一整个新世代的教练,敞开了一道原本拒他们于职棒之外的大门。2019到2020年的冬天,洋基和小熊聘雇两位女性(洋基:Rachel Balkovec,小熊:Rachel Folden)为他们的小联盟打击教练。而巨人队则是延揽奈肯(Alyssa Nakken)为棒球史上首位任职全季的女性大联盟教练。这些人事决策,在在显示了当今大联盟的教学和训练,愈来愈兼容并蓄、愈来愈重视专业、愈来愈不在乎既定做法。

各位看到这里,大概能了解近几年在棒球界所发生的各种事情了吧。我将选择一些觉得有用的棒球想法、观念、理论和一些常见的问题,分享给在基层棒球当教练的各位。为方便大家的理解,我会尽量用多一点图片、数据、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