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懒熊青少年体育社区的小伙伴们,晚上好。参加过很多次懒熊组织的培训和沙龙的活动,都很有收获。现在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不能谋面,但是也能有缘在线上相聚,感谢线上每一个人的努力。

真的希望我们目前经历的这一切能快一点过去,希望天佑中华,同时也天佑人类,尽快渡过这一场劫难。同时我们也深深的知道,即使这个事件过去了,很多人的生活、工作、思考等等方面,也许再也回不到过去,肯定不会像没有发生过一样。个人、家庭、企业的发展和轨迹多少都会经历变化。

我发现,相比于我们中国人,要改变西方人的生活方式还真的挺难,即使是大难当头的局面。

今天上午还在同学群里看到,加拿大同学孩子的冰球社区队还要训练,家长们认为孩子的体育活动要紧,政府夸大了疫情(加拿大也封国了吧)。我的同学其实是不想去,但也不好意思说,最后庆幸冰场关门了,大家才作罢。

德国软件巨头SAP的老板霍普连续投资了霍芬海姆俱乐部20年,又是修球场,又是买球星,但是还是狂遭骂,因为俱乐部权力50%是在球迷手上的。老板钱再多,也敌不过社区的力量。

所以这次我就在懒熊的小伙伴提供的三个选题中,选了这个关于社区的话题。聊一聊体育社区对我们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可能晚上大家家里面可能有很多事情,不一定能完全抽出大段的时间,我也预先整理了一个文字稿,放在棒童联盟的网站上(PPT懒熊都可以会后发放),大家可以随时浏览。如果会后反馈有任何错漏,我可以及时更新文档发到群里。这里我还是会仔细和大家过一遍PPT的主要内容,预计30-40分钟左右。

本次讨论我这边为大家准备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讲解我总结的关于青少年学习成长的一个模型:洋葱回调模型,作为我们讨论的一个基点,立足点。第二部分,以这个模型为出发点,分析青少年体育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社区服务可以提供的价值。第三部分,举了三个社区服务的参考模型,作为抛砖引玉,帮助大家思考自己的案例。

需要特别提醒两点,一是我并没有区分小众运动和大众运动。因为比如说我从事的青少年棒球这块,对于外界是挺小众的,但自己置身其间,有自我流行自我加强的感觉。另外,所有体育类的和学科类的比较,则都是处于低优先级的区间,可以称之为小众。第二是棒童是走的纯社区模式,并没有普遍意义的参考价值,可以为大家提供的是局部的,或者是侧面的一些启发。

好,下面我们进入洋葱回调模型。

我们把一个孩子的学习和成长,看成了一种对Ta的输入、调用或者是刺激,Ta组织自己内部的资源,输出结果并且进行反馈。内部的资源我粗分成了三层,第一层次是学业,主要调用到了大脑,第二层是体育,要调用到身体,第三层是品格,需要深入调用到长期养成的习惯、心理或精神层次。很直观的,越深入,也越深刻,响应也越慢。它是一个包裹的模型,限于作图水平,我就拉直画了平行的。大家能体会这个意思就行。

我们来看这个第一层的蓝色回路,给学业一个调用,它直接就返回结果。对大脑进行训练,大脑直接成长、加工、返回结果。智人的发展起源于语言的运用,然后再是逻辑思维。从学习和培训市场中看,也是这样。先是出现了新东方这样的语言培训,然后是学而思的奥数思维培训,都是千亿市值的大公司,还有更多其他同类的公司。我们并不是简单的说学英语和奥数就是刚需,而是他们的调用回路短,见效快,质量更可控,可以相对比较容易进行标准化和商业化。

我们都知道品格的重要性,学棒球的人都铭记过“要学球,先做人”。毛泽东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就是呼吁国人进行体育锻炼。需求是在的。只是需要更深层次的调用。

那么这个绿色调用回路,就是比学业更深一层次的调用。当考虑真实的过程,在进行学业调用的时候,学业层能力并不是直接返回,而是向下调用了身体资源,身体资源再支持学业层面对外界进行返回。体育锻炼对学业的促进作用,有很多专著(比如《越动越聪明》),很多的国内外的统计或研究数据支撑了。只是,对体育层的调用,不是直接的,而是从学业层过来的。家长只有极少数比例(就从我的实践看1%都没有),是抱着未来要专业练体育而参加体育教育活动的。比如我左上角示意的,直接左边对体育调用,到右边体育输出,就不在我们的讨论之列。也许举个特例就是到了高二的体育单招。因为种种原因,决定走体育专项之路,那相比近千万的考生,这部分也就4-5万人,在青少年发展初期,这样的需求基本可以忽略。

所以,不同于上层的脑回路的直接调用,涉及身体的肌肉层面,回路更长,见效更慢、更不确定。我们发现很多机构有了完善的教案教法,但是很难像学科类学习,学业能比较齐头并进地,产生教学效果。学员成长忽快忽慢,有时孩子通过自己的模仿和自学,比上培训班进步还快。

好了,红色回路的品格调用,当然是最完美的一种模式。在支撑长期学业进步,甚至是人生发展方面,品格扮演了核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很多学习和体育方面孩子的状态出了问题,绝大多数情况是品格因素出了问题,比如在面对失败的坚韧方面,自控力方面等等。

从这个图我们也能看出,体育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成长中间件的作用。中间件的意思是,既不是我们直接用到的东西,也不是核心的部件,而是填充在中间的提供支撑和服务的各种系统。如果拼命背单词或者做奥数题能培养人的意志力吗,效果肯定不如参加体育运动来得直接和有效。

一些知名的院校,比如浙江大学,上海的包玉刚学校,北京的哈罗学校等等,都明确地把全人教育写到办学宗旨里边。全人教育,作为一种精英教育理念,实质并不是简单地学得更全,而是让学习调用更深层地触达身体和精神方面,让成长更高效更持久。

中国人都知道穷文富武,练体育来自于对孩子培养要求更高的家庭,要向更精英阶层迈进,还必须向品格层次深入。

按照《2019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是1.9平方米,美国是16。你或许可以解释这是美国地广人稀,资源充沛;但是日本作为人口密度大于中国的国家,是19。比较占用场地的像棒球、足球这样的大型运动,日本都开着得很好。

所以,不是密度问题,资源问题,而是需求问题。我们国人目前的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比实际还有很大的差距,就是刚到能上个好学校,好大学这样。同时,对教育产品,也就是我们学生的衡量的竞争水平还没有上去,主要还是看分数。

当国人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才竞争的加剧,对下层调用训练的需求会不断地扩大。

那么,我们来看看现实情况,我们国人的体育教育需求点:

从我们的现阶段的国情触发,青少年体育教育需求的基本出发点还是对学业的支撑,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能承担更繁重的学习任务,不耽误升学,甚至申请学校,申请美高美本还能提供扎实的运动背景,这样的需求还是排第一位的。其次是掌握具体的一项或多项体育技能。能有好的团队成长环境,有教练,有小伙伴,有友谊有互动,这也是非常关键的部分。还有就是通过体育锻炼塑造良好的个人品格。现在重视品格养成的家长也是越来越多了(中国在不断大发展)。

这些都是真实的扎实的需求,而且是刻不容缓的一些孩子成长方面的痛点。但是,很多体育教育的商业化,却不会像学科类那样走得顺利。这主要是因为,首先有洋葱调用模型这样的孩子的学习规律的存在。学习效果的稳定性和规律性不是那么的强。分级测试、分层教学,在体育方面是无法像学科类那样执行的。或者就会让产品过于复杂。最终还是客户期望值和满意度管理出现问题。现在有着极其丰富的在线教育内容,没有疫情的时候,线下教育的各个门类都是风起云涌,孩子的学习状态处于过饱和状态。有些孩子处在学得太累学不进去了。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市场是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即使是小众项目,因为有这品类代替的选择,也有比较大的经营风险。

同时,和学科类教育比,体育教育在尝试全日制运营的时候,会存在更大的挑战。场地空间的复杂性,季节性限制等等,都会附加很多成本压力和经营压力。

需求真实存在,困难又不小,关键词无非就是经营风险、竞争压力、客户满意度、产品复杂度、成本压力、运营压力等等。这其实也是我们体育教育从业者们发挥才干的领域和机会。

那么所谓体育教育的社区模式,其实就是相对于一种纯粹的努力,就是我仅仅通过增强商业实力,来解决公司面临的挑战,更好服务社会,比如,更完善的场地投入,更精细化和更强的教材研发(孩子年龄以年为单位细化到月甚至周),更强的销售和客服等等。这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方向。而社区模式,是这种模式的一个补充,即:不是立足于把更多需求的满足,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案用商业的方式,存粹在公司里去实现;而是立足于在商业之外创造更大的容器,让整体需求更好地被满足,同时让商业被包裹,更加健康。

这样的一个社区包裹,对机构主要提供4个方面的支撑作用。一是把规律化步骤化的培训和社区自组织自我训练的散养方式结合起来,让孩子们或者他们的家庭更好地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节奏。这也是由洋葱调用模型的规律性决定的。第二是把品格教育在社区中落到实处,三分课堂七分课下,提供指引,提供简单的评估方法。同时也是对整个社区价值观的塑造和筛选。第三是更轻的模块输入和输出,不一定是重磅的资产重组或合并或者商业加盟等等延展的方式,社区在多主体,甚至是同品类多主体也能共生共存,减少恶性竞争。异业合作有更灵活的方式。最后是在社区中把握自身的品牌定位,回归体育价值本身,用社区触达,用体育价值触达,而不仅仅是通过商业手段延展,比如,实体开店,通用化的流量和营销手段等等。如果用户只是对近点门店项目有需求,作为体育价值的塑造则还需要加强。

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社区模式的一个例子,我们来体会一下社区包裹的形式。这是用社区模式用作市场领域,改进漏斗式的传统营销。我们看到左边的这种层次筛选的过滤方式,从信息传播,到触达,到体验,到课程到复购等等。在入口处需要高投入,流量投入和销售投入,到最后是一个不断流失的模型。客户因为被具体的服务水平合同定义,因为严格而不断收窄。改为右侧绿色的社区模型后,社区成员是共同价值观的认同者,不仅仅是商业客户,或者曾经是商业客户。健康的成分在社区中留存,比如志愿者、社区服务人员等等。有的始终是外围关注者或者是根据社区指引自我训练的人员,他们共同构成社区的健康成分。他们很多时候在帮助社区成长,甚至在监督社区中的成语包括商业公司,不偏离经营初衷,实际上也保护了商业公司和社区的健康成长。

经过社区沉淀的客户,商业公司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服务,商业机构可以规划自己的社区贡献和商业服务部分,进行聚焦的产品供给。你比如说下面这个整体体育产品价值链的拆分和选择。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进行分析。

我们看到的一个体育产品的起始还是在于人们对它的价值观认同,对项目的认知,也许他们不需要有教练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但是认知层面,最好大家差距不大。并且涉及到孩子的运动规划,会达到怎样的表现水准,未来和学业的结合方式,等等。然后是项目的规则、文化传承、周边器材装备等等的具体知识。这些内容,通过社区的方式就可以充分地进行供给。每一项运动都少不了基础地体能支撑,包括柔韧、力量、耐力、速度、协调、爆发力等等,可以通过专业供给,也可以通过社区合作方式进行。下面动作的合理的身体运动,技术要求的手眼协调,器械的运用,涉及到球感,或者球棒球拍的应用等等。然后是处理人和球的关系,人和人的位置关系的训练。然后是比赛和营地,本地球队或旅行球队。产品末端还需要对升学部分做出部署,无论是专业还是作为背景提升。当然品格因素的培养是贯彻始终的。

这里面,整个价值链装在一个公司去实现,还是聚焦在机构最有效率能产生效果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环节上,其他部分可以营造社区去满足,就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选择。我相信两个道路都走得通。社区模式保持了更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哪些需要线下的,哪些是可以放在线上的。线上的广泛的社区广播,专门的一对一的辅导,社区中的主体可以做出自由的选择。

我举的第三个社区参考模型是规则系统。我们青少年体育教育的初心,就是为了培养未来能肩负起民族发展重任的有规则意识的合格公民。所以规则系统,是一个社区的核心。它的意义和覆盖范围,是要大过机构和客户的合同关系的。对于商业机构来说,规则直接、间接地指导和约束了商业化的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和服务体系,同时帮助在社区中沉淀有益的养分,形成健康的组织。规则本身也在不断完善和进化。我拿棒童联盟公约的这个模板,作为一个举例。

价值观,它强调的是哪方面。每个项目特点,创始人经历,机构沿革和社区历史都各不相同,都会有各自的特点。包括使命和愿景等等,这不是贴在公司墙上内部的,而是真正指引每一个社区参与者的。通过对价值观的认同,逐渐发展多元化、有参与感、开放性的社区组织。还比如它的构成方式,球队是怎样的,比赛是怎样的,出现矛盾仲裁是怎样的,等等。大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自行浏览。

好了,我们基本完成了今晚的关于社区的讨论之旅。下面做一个简要的回顾。

首先,我们引入和阐述了学习的“洋葱调用模型”,帮助大家思考了体育教育的基本需求和面临的挑战,然后,我们提出社区模型可以更好地帮助体育教育适应这种学习模型,使体育价值链更充分地发展,同时让其中包裹的商业更灵活、更健康。我们也举了三个例子,涉及营销漏斗、产品聚焦和规则制定方面。

最后,我也留了五个方面的思考题,在以下这五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机构案例,做社区功能方面的设计和思考:

  1. 在营销投入方面,加强体育项目的社区布道,贡献产品价值链的前端。
  2. 部分转变销售职能为社区服务,贡献社区的组织和运营。
  3. 以核心社区理念让社区健康自生长,适应层出不穷的新的互联网平台,降低流量成本。
  4. 鼓励经过社区沉淀,然后再做客户转化,并且重视长期社区链接。
  5. 新的经济形势和就业状态,对体育教育的社区和商业的重构。

感谢大家,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