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只要孩子参加体育运动,就免不了会碰上失望的事情。比如试训没有通过,被球队裁员,得不到足够的上场时间,输球,出现失误或遭遇伤病等等。一旦交织着家长或教练的情绪,就会更加失望。

失望产生的原理

失望是排名第一的负面情绪。当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果一个决策的结果低于预期,就产生失望;反之,当结果超过预期时,就产生满意。结果和预期之间差距越大,失望或满意的程度就越大。

我们的大脑边缘系统中,有一种化学物质,叫神经递质多巴胺。当它到达额叶皮质时,人会产生愉悦感。在我们期待奖励时,这种多巴胺的分泌会加强;如果在期待后奖励被阻止,多巴胺的分泌则被抑制,失望的情绪随之而来。

图片

失望是能对副交感神经产生刺激的化学反应。当这种刺激被过度延长,会造成消化不良、心脏不适或免疫力降低等健康问题;也会滋生抑郁、怨恨或过度悲观等负面性格因素。由此可见,疏导孩子的失望情绪,对孩子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处理孩子失望的方式

当失望已经发生,一种应急的处理方式叫 Retroactive Pessimism,就是事后诸葛亮式地安慰(欺骗)一下孩子(或自己)。比如,输球后可以对孩子说,其实我们本来也没想获胜。不要觉得硬生生地改变原来的期望值是可笑的自欺,这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随时间的推移,新的记忆会很大程度取代旧的记忆,失望的情绪会得到缓解。

从原理上看,要减少失望,就要事前设置合理的期望值。青少年的体育比赛,不确定性非常大,期望值就不能设定到最终赛果上。可以考虑和孩子提高关联的具体阶段性目标上。比如,在今天的比赛中,实际运用一下新学的投球动作;或者,今天争取上垒就好,不得分也没关系。如果一定要把期望值放在诸如小组出线、打进前六名这样的目标上,也尽量形成期望组合,分散大失所望的风险。凭借对孩子的了解,家长或教练也可以帮助设置更个性化、有针对性的期望。

图片

飞机安全广播总是一遍遍提醒,帮助别人戴氧气面罩前,自己要先戴好。教练和家长作为成人,首先不要陷入“一胜遮百丑,一负怪所有”的两级情绪中。因为察言观色的共情能力是儿童的生存本能,所以成人溢于言表的情绪会轻而易举地拉高孩子的期望值。而TA们的原生期望值,可能仅是想和自己的小伙伴自由玩耍而已。

大约有15-20%的孩子具有高度敏感性特征,表现出更强的共情力、创造力和想象力。TA们往往需要更友好的情绪环境。如果因为赛场表现不好而受到责备,TA们心情更不容易平复,甚至会出现大哭、腹痛、呕吐等现象。对待这样的孩子,大人就不能在期望值上加码,一定要多肯定和鼓励。

提高孩子对失望的耐受度

毫无疑问,不要期望孩子永远不会被失望困扰。现实的态度是不妨让孩子们逐渐提高对失望的耐受度,培养快速走出失望的回弹力。不要孩子一失望,就立即想着插手拯救。如果失望能帮助孩子意识到自己真正在乎什么,意识到失望大概率来自“我想”,意识到要做点什么让自己从“我想”跨到“我能”,那么失望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