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这半年多来的2020年东京夏奥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无论是在赛场上争金夺银的竞技成绩,还是作为主办国所表现出的高效与成熟,中国都充分展示了体育强国风采。人们不由会想,我的孩子不管是为了金牌梦还是为了强身健智练体育,国家有哪些普惠政策和体系设计呢?本文就试图给家长一个最粗浅的梳理。

青少年体育政策驱动来自最高层

体育作为直接造福人民的事业,会定期在最高层的深改会上进行谋篇布局。再交由央办、国办、体育总局、教育部这样的国家顶级单位制定政策落实驱动。

比如,2022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针对全人口也包括青少年,提出了具体的29项体育改革提升措施。从室内室外的健身面积,到社区和青少年赛事,再到纵横全国的项目产业布局,都做了详细的规划。

再比如2021年10月8日体育总局印发《“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2020年8月31日的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2019年9月2日国务院印发《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等。

大家肯定对防疫和“双减”方面政府的执行力深有体会,这些青少年体育政策同样也不会只是挂在gov.cn网站上的一个链接,而是会变成层层分解落地、考核、问责的指标,由各级政府部门驱动,执行到我们的身边,执行到每个孩子所参加的学校活动、社会比赛或者俱乐部训练等层面。

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三件套

首先我们来解读国家在青少年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的核心体系布局,即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体校-专业队的举国制体系三件套。其中体校又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位置。体校是在初高中教育阶段,融合文化学习和体育专项训练的学校。刘翔出自普陀体校,苏炳添出自中山体校,全红婵出自湛江体校,几乎每个中国顶级体育人才都得到过体校的培养。体校存在的逻辑在于,在青少年身体和智力的高速发展时期,需要训练、住宿、学习“三集中”的极致效率,来兼顾学业和运动双线发展。

运动员天赋是体校最宝贵的资产,体校要靠在广大普通学校中选材和衔接培养才有生存的基础。很多家长觉得体校离自己孩子距离很远,因为体校曾经的形象是:收纳贫困生或学困生,成长环境严苛文化学习不足,成材率低出路狭窄。这些也正是现代体校改革极力扭转的方向。现在流行的体教融合的做法是,体校往往会开放地和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合作,联合培养运动员或运动队,从而解决生源和文化学习质量方面的问题。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是特别重视一项或多项体育项目的普通中小学,往往还是区域重点名校,不存在生源问题。这些学校往往注重五育并举的全人教育路线,针对某些项目的拔高训练就自然可以和体校训练融合在一起,形成“一校一品”或“一校多品”。体校的教练常年外派在特色校中组织训练,而体校更成为了一个集中的专业训练中心。这样的良性循环和布局,真正带动了更广泛的专业训练需求,发展只受限于体育和教育部门的预算。

体校或是传统特色学校的出口,现在也不单单是专业队一个出口,还包括大学体育单招、统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等多个出口(详细可以参考《高考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 小运动员们何去何从》)。而进到专业队,在进行训练和比赛的同时,仍会有高中或者大学的同步文化进修和获得学历学位的机会。专业队和职业体育不同,需要领政府工资或通过比赛获得政府奖金。在体教融合的布局下,不少专业队,往往就和传统特色校联办了,形成专业队校办的局面。比如像衡水、长沙雅礼、北师大实验这样的中学,在专业运动员或体育特长生输送方面都非常出色。越是中学大学的名校,越重视体育项目和顶级的专业球队建设的机会。

我们一般认为,在大量人口中进行体育项目的普及和青少年的早期教育,产生广大的体育人口、市场和职业球员球队,再获得更多高水平的球员的选择范围,以此再构成从国家到地区的高水平代表队。实践表明这些环节虽有关联,但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导出。拿国家队层面来说,比如在几百几十个传统校体校的支撑下,有几百个专业球员十几支专业球队,即使小众项目也足够维持相当高水平的国家队。从整个社会层面看这些支出相对经济,也能起到行业撬动和市场初始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相比而言,畸形的联赛市场,亏损的俱乐部运营,糟糕的走训运动员管理,在浪费更多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浪费了运动员天赋,竞技水平更无法保证。

学校体育重在普及

专业竞技条线梳理过后,我们来看看青少年体育普及条线,那就是学校体育。因为上述的青少年专业竞技三件套可以影响的,大概也就是百分之一甚至更少的青少年体育人口,而校园体育,则是国家规划的体育普惠教育的主阵地。对少部分学校来说要考虑体育特色项目建设,而对所有学校来说,校园体育是义务。国家文件中是明令开足体育课。家长一个错误观念需要相应纠正,那就是孩子学体育就要是去报课外兴趣班。学体育,从普及和启蒙角度看,学校体育就能覆盖。

学校体育的项目设置,会涉及到对孩子体育最至关重要的田径、体操和游泳(根据学校条件)等奠基性项目,也有足、篮、排、乒、羽等大众体育项目,都是要绝对鼓励充分参与以获得入门启蒙,打好身体的基础。校内不好好学,校外找地方补课,这种学科学习的坏习惯同样不能在体育训练方面养成。家长要鼓励自己的孩子积极参与学校体育,包括早锻炼,课后社团或兴趣班;鼓励孩子参加学校运动会和各种体育项目的班级或者校际比赛等等。

绝大多数学科类的名校,现在也非常重视体育,因为体育不仅外在成为学校文化建设名片,而且内在的逻辑合理性是,合理的动静结合是促进学科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对于现在还在侵占孩子体育课时间搞文化补习,不尽到体育锻炼普及普惠责任,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近视率、肥胖率和脊柱侧弯现象攀升的学校,家长是可以根据中央体教融合的文件,向主管教育部门进行投诉进而问责校长的。

在社会体育组织中寻求更广泛的个性化发展

校园体育的普及教育喂不饱,传统校体校的专业训练够不上,自己想练的项目或技能学校体校学不到,这样的情况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相当普遍。可以到社会上找到合适的体育机构去满足各种个性化需求。社会体育组织最常见最相关的就是运动协会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中国的体育运动协会,不是像西方由市场参与者俱乐部发起的协调共管体育联盟,而是直接脱胎于政府部门,具有一定公权力和公信力的非政府官方机构,也是承担国家自上而下体育规划落实执行的重要专业组织。协会执行着国家的政策的专项部分,从全社会角度看,实际就是负担了这个体育项目品类在整个市场中运营边界的拓展或维护。国家层面有国家级协会,一般由体育总局管理。各地区有地区协会,一般由各地体育局管理。一项运动开展得好不好,比如广泛的参与人口,青少年普及度,竞技体育成绩,职业市场健康度,赛事质量体验等等,和协会的功能性运营结果息息相关。

俱乐部是孩子们接触最多的社会体育组织。在学校之外,孩子们的体育时光大多数都是在俱乐部的训练场或是球队中度过的。在体教融合的国家大棋盘里,体校传统校负责竞技,校园体育负责普及,俱乐部则承担了个性化体育服务的重任。从青少年的数量和需求角度看,青少年俱乐部体育市场边界极其广阔,无论是田径体能,水上冰上,传统民族,可以说无所不包。一些新兴的像高尔夫、网球、棒垒球等项目,作为体校的补充,俱乐部也办出有相当竞技实力的青少年队伍。

除了校办非企业俱乐部,大量商业化的俱乐部不隶属于学校或体校体制。优点是灵活,缺点是散点式发展在总体合规性方面的良莠不齐。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很大一块业务是培训。在最新的教育部培训机构管理政策中,体育培训类的监管责任落在政府体育部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为众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铺设了正确的轨道。各级体育主管部门也在落实备案、准入、审核和监管。这些政策和举措都将有利于增加市场成熟度,让家长更安心地为孩子个性化发展各取所需。不执行收取3个月或60课时以内的学费,不能做到随时退费,俱乐部没有培训资质,不提供合同和发票,教练没有体育局或协会认证,习惯于夸大宣传、贩卖焦虑,这样的俱乐部可能很快被市场或监管所淘汰。

为孩子找到符合国情的体育成长之路

很多人都羡慕美国的青少年体育环境。那里大多由民间组织、基金会或商业机构推动,形成广泛的社区覆盖,有完善的由非政府体育组织驱动的分级赛事和联盟体系,再衔接到大学体育入学或是职业体育青训。这是由美国的历史国情和自然资源禀赋发展而来的,中国无需去模仿,也模仿不了。每个国家有其擅长的调动和组织社会资源的方式。中国青少年体育事实上有体校传统校构建的竞技条线,校园体育的普及条线,以及在政府和协会管理下的俱乐部个性化条线的三线驱动,也做到了全青少年人口的覆盖。自顶向下的设计避免了更多资源的浪费,量力而为,也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力的提升,三条线都融合在一起并行向高处发展。

所以家长在规划孩子体育的时候,也需要全面综合考虑体校/传统校、校园体育、社会俱乐部的各种可能性。

对于要选择生活的县区,一定有当地体育部门倾斜发展的体育项目。正如同我国的奥运战略一样,要取得金牌,并不是都去搞最普及、最热门的项目,而是采取“田忌赛马”的差异化策略。奥运指标的层层下达以及相同的绩效考评方式,也会让各县区(各省市也一样)根据自己的自然、教育和历史资源的比较优势,有选择性地开展特色竞技项目。底层的逻辑就是以有限的政府公用体育预算获得最多的综合竞技评分。这些就可以从你家所在区域的传统特色学校的“一校一品”的品类,体校的设置专业,专业队输送项目,体育特长生大学升学专业中得到线索。体育人才的培养更迭和运动梯队建设,周期以十数年甚至数十年计,这类项目的设置是经年稳定的。

普通学校体育的开展,依赖于学校的体育政策,这可以从学校的校园文化中能考察到。学校体育场地和场馆面积也是个可选参考指标。受国情所限,位于市区的老学校,配备三四百米跑道田径场都不容易。新型的位于郊区的学校,场地条件会好很多。当然硬件限制不是决定性的,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学校的体育校园建设的课程、制度、文化等软实力配置。

绝大多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在2008年至2018年这10年间,在市场上自然生发出来的。对于有五到十年以上历史,能够扛过疫情,能够满足体育教育部门各种监管的,基本上还是非常可信的。选项不仅看片区的俱乐部的质量,还要考察这个项目从国家到基层的规划情况。无论大众小众,麻雀虽小也须五脏俱全。有国家级的协会的政策指引,分级分区开放的赛事体系,运动员等级标准,教练员、裁判员培养和级别体系,奥运或非奥运的发展规划,高质量的社区和青少年的发展计划等等,那这个项目才值得孩子去选择。无论是协会还是俱乐部,它们的体教融合衔接计划,也就是和校园普及和体校培养的衔接,也必须非常清晰。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赛事

比赛是青少年体育的重要内容,家长需要为孩子选择适合的比赛,并注重比赛对孩子成长的正面作用,而不是片面追求成绩。学校或教育部门组织的比赛,无论是班际比赛还是校际比赛,都是立足于孩子的参与和普及性,注重学校和班级的体育文化和集体凝聚力建设,成绩或名次不是优先级。体育项目协会组织比赛的类型从职业比赛到成人到青少年的各级U系列比赛,可以给孩子最多和最开放的选择,户籍学籍等资格要求相对比较宽松。而由体育主管部门牵头的面向体校传统校对象的锦标赛或是省市运动会乃至全运会,则对竞技成绩要求将更高,同时注册资格和球员流动限制更严格。一些社会组织或俱乐部,也会组织赛事,以弥补上述三类体制内赛事渠道在数量和人群覆盖面方面的不足。如果参加赛事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锻炼身体和求学背景提升,哪一类赛事都可以。如果需要走专业路线,体育局注册运动员的赛事是必须参加的。如果为了拿运动员等级证书为高校单招统招和高水平运动队做准备,那么要参加省级以上的协会或体育局主办的赛事。

总体上看,目前我们的孩子们参加赛事的机会非常少。美国一个10岁的普通孩子,每年有机会参加60-80场赛事,可能是我们孩子的好几倍。形成这个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供给侧来说,即使没有疫情对赛事的影响,青少年赛事的供应量受到专业的赛事组织和裁判以及工作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的限制。青少年赛事有非盈利特征,而赛事服务的志愿者体系,从专业性和文化储备方面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从需求侧来说,因为客观上孩子投入体育时间还远远不足,以至于现阶段孩子们尚且稚嫩的体育技能造成比赛质量非常低,从而场地和时间和孩子精力分配不如安排一定比例有组织训练来得高效。比赛资源的宝贵也要求我们尽量多地为孩子们组织不同水平层次的比赛并把比赛质量和参赛体验做好。

在国家的体育“十四五”规划中,是特别突出了集体大项的重要性的,比如足、篮、排等传统大项,以及棒垒球、橄榄球等新兴项目。未来会有更多的鼓励政策出台。因为从我们运动员在奥运会个人项目的表现上看,无论是力量型、速度型还是技巧型,我们都有登顶的实力。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说明中国人在个人运动能力的先天禀赋方面,不存在天花板。而集体项目大多数乏善可陈,有出成绩的也往往昙花一现。我们在集体体育天赋的开发、管理和运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摸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方法。参加个人项目可以锻炼孩子心理素质,而参加集体项目在锻炼心理素质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但是家长有时会困惑于孩子在球队中表现的不确定性,比如上场时间,上场位置等,会认为孩子在球队中的沉浮会带来的时间、金钱和效率损失。我们认为这些家长觉得浪费的地方,正是集体项目的价值点和魅力,实际上对孩子成长非常宝贵。当然这是在训练和比赛组织者要不断创造更积极公平的体育和组织文化的前提之下的。

能够支持孩子在体育道路上走得更远的,归根到底还是孩子的兴趣。因为内因内驱力永远是决定因素,政策外因只是外部触发条件或环境。这种兴趣不是孩子参加完一个活动“喜不喜欢”的那种随性随机的兴趣,而是需要家长在政策的研读,学校、项目或俱乐部研究的基础上,对孩子体育发展合理规划后,去主动引导激发出来的兴趣。